首页 资讯 合肥工业大学实践团队赴云南大理喜洲镇开展“滇风白韵,同心筑梦”民族文化调研活动

合肥工业大学实践团队赴云南大理喜洲镇开展“滇风白韵,同心筑梦”民族文化调研活动

合肥工业大学实践团队赴云南大理喜洲镇开展“滇风白韵,同心筑梦”民族文化调研活动

为深入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响应国家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号召,7月8日,合肥工业大学“滇风白韵,同心筑梦”实践队赴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喜洲镇,开展以“白族文化传承与民族团结”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首站对接政府,共谋实践蓝图

实践队首日前往喜洲镇政府进行工作对接。队员们与分管民族文化的夏老师展开深入座谈,系统了解当地促进民族团结的政策框架、非遗保护现状及文化传承创新举措。双方就后续调研任务、文化体验活动安排达成共识,为实践有序开展奠定组织基础。

图1:实践队与喜洲镇镇政府人员座谈场景

探秘鲜花饼技艺,体验舌尖上文化

在喜洲古镇,实践队聚焦省级非遗项目——大理鲜花饼制作技艺。队员走访百年老字号作坊,观摩传统制作流程,采访传承人关于工艺改良与文化推广的经验。通过观看揉面、包馅、烘焙等环节,深切感受白族饮食文化中“以花入馔”的智慧与生态理念。

图2:队员观摩并学习鲜花饼制作流程

解码白族建筑,感悟匠心传承

图3:白族门楼建筑细节

实践队实地考察典型白族民居群,重点调研门楼建筑艺术。飞檐串角、斗拱重叠的“三滴水”式门楼,生动展现白族工匠对中原建筑技艺的融合创新。队员们通过拍摄记录与当地居民交流,理解彩绘、木雕、石雕中蕴含的“风花雪月”地域符号及家族伦理观念。

匠志纵览文脉,图说千年风华

在匠志集,实践队通过丰富的图文史料系统学习白族历史沿革。从南诏起源到本主信仰,从扎染技艺到霸王鞭舞,馆内陈列的数百幅纪实图片与考古拓片,为队员构建起白族文化基因谱系的立体认知框架。

图4:队员在展板前进行白族文化研讨交流

深化实践认知,凝聚团结共识

本次实践通过政府政策研习(对接喜洲镇政府)、特色产业调研(鲜花饼文化体验)、传统建筑探访(白族门楼研究)、民族文化学习(匠志集图文展参观)四个维度的深入活动,使队员们切身感受到喜洲镇在保护传承白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方面的扎实举措与丰硕成果,深化了对民族文化多样性价值与共同体意识的理解。

上一篇寻香万里!小城咖啡的基因密码藏不住了
下一篇 返回列表

延伸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