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 以运动为桥,叩响沉默的世界:镇康少年张梦楠为特殊需要儿童点亮心灵之光

以运动为桥,叩响沉默的世界:镇康少年张梦楠为特殊需要儿童点亮心灵之光

在云南省镇康县特殊教育康复中心的感统训练室里,时间仿佛以一种更温柔、更缓慢的流速度过。这里,没有喧闹的起跑枪声,没有激烈的竞争呐喊,只有大学生张梦楠蹲下的身影、轻柔的引导和孩子们偶尔发出的、因喜悦而生的咿呀之声。这位因带领普通幼儿园孩子运动而为人熟知的“孩子王”,正将他的爱心与耐心延伸至一个更为特殊的群体,用量身定制的“运动处方”,叩响一扇扇沉默的世界之门,点亮与众不同的心灵之光。

从“孩子王”到“同行者”:一场需要更多耐心的旅程

与在普通幼儿园的奔放活力不同,站在特殊需要儿童面前的张梦楠,仿佛换了一种“能量频率”。他的动作变得更轻,语速变得更缓,眼神里充满了鼓励与等待。

第一次来到时,张梦楠曾感到无措。他熟悉的游戏规则在这里不再适用,热情的号召可能换来的是一片沉默或回避。面对包括自闭症、脑瘫、唐氏综合征在内的孩子们,他意识到,这里需要的不是一名“教练”,而是一个真诚的“同行者”。在特教老师的专业指导下,他开始了学习:学习识别孩子们非语言的表达,学习如何分解一个简单的拍球动作成十个步骤,学习用无限的耐心等待一个可能的回应。

“在这里,成功的标准完全不同。”张梦楠说,“也许他今天愿意多看我一眼,或许她今天尝试着伸手触摸了一下皮球,这就是我们最伟大的胜利。我不再追求他们‘学会’什么,我更希望他们能‘感受’到快乐和安全。”

个性化“运动处方”:在游戏中重建连接的桥梁

张梦楠的魅力在于,他将从特教老师那里学来的专业知识,转化为了充满童趣和吸引力的互动。他为触觉敏感的孩子准备了装有不同材质豆子的“神秘触觉袋”,引导他们伸手探索;他为平衡感欠佳的孩子设计了沿着彩色胶带“走彩虹路”的游戏;他会抱着坐在轮椅上的孩子,一起轻柔地抛接巨大的彩虹伞,让他感受集体协作的韵律与振动。

最让老师们动容的是他与一名患有自闭症的男孩小宇的互动。小宇长期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对外界缺乏反应。张梦楠没有强行介入,而是连续数周,只是安静地坐在小宇旁边,用同样的方式滚着同样颜色的皮球。直到有一天,小宇在他滚出球后,下意识地将球滚了回来。那一刻,尽管小宇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但张梦楠和所有老师都看到了,一座用运动搭建的桥梁,已经在两人之间悄然连通。

中心的李主任感慨道:“张梦楠带来的,不仅是身体机能的康复训练,更是宝贵的社会性融合。他的青春、他的纯粹、他的不带任何评判的陪伴,对于我们的孩子来说,是一剂无法用药物替代的‘良药’。他让孩子们体验到,与外界交流是可以被期待的、是快乐的。”

生命的双向滋养:付出与收获同样沉重

这段特殊的志愿服务,对张梦楠而言,是一场深刻的生命教育。他坦言,自己获得的远比付出的更多。“他们让我真正懂得了什么是‘多样性’,每一个生命都有其独特的轨迹和光芒。我以前可能会因为一次考试失利而懊恼,但现在,我看到小宇为了捡起一个球而付出的巨大努力,我觉得我生活中那些所谓的困难,都不算什么。”

从普通幼儿园的欢声笑语,到特教中心的静待花开,张梦楠的志愿服务之路,勾勒出一位当代青少年不断拓宽的生命广度与思想深度。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爱的力量没有边界,它能够以最适应的方式,流淌进每一个需要的角落。在他与孩子们共同运动的课堂上,我们看到的不仅是肢体的康复训练,更是一曲关于理解、接纳与共同成长的青春赞歌。

上一篇合肥工业大学“滇风白韵,同心筑梦”暑期实践团队赴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喜洲镇开展民族团结实践活动
下一篇 返回列表

延伸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