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大姚六苴:村规民约“约”出好乡风

大姚六苴:村规民约“约”出好乡风

“恭喜你家孩子成功考上大学!”在云南省大姚县六苴镇六苴社区,工作人员分别把1000元的奖金递到了陈大姐和杨大哥手里,两人高兴得合不拢嘴。六苴社区党总支书记余金华介绍说:“根据我们的村规民约,由社区拿出奖励资金每年对新入学的大学生家庭进行奖励,目前已经实施了三年,发放奖励资金2.1万元。这一举措,在全村营造了重视教育、鼓励成才的浓厚氛围。以后我们还会继续修改完善村规民约,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曾几何时,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是困扰乡村治理的难题。然而,走进如今的六苴镇,扑面而来的是清新文明的气息:攀比排场的少了,崇尚节俭的多了;乱扔垃圾的少了,主动维护环境的多了;人情负担轻了,邻里关系更近了。这一系列喜人变化的背后,是六苴镇近年来扎实推进村规民约修订完善、助推基层善治取得的丰硕成果。

近年来,六苴镇指导各村立足实际,将移风易俗、环境整治、公益支持等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纳入村规民约,使其不再是“挂在墙上”的条文,而是融入日常、化作习惯的自觉行动,全镇106个小组“一村一约”焕发新活力。针对高价彩礼、人情攀比等顽疾,各村规民约明确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厚养薄葬,明确了礼金标准、宴席规模等具体细则,由村内红白理事会监督执行,有效减轻了群众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让乡风回归淳朴。在环境卫生方面,“门前三包”、定期集体清扫等约定俗成,村民们从“旁观者”变成了“主力军”,共同维护整洁优美的家园环境。

更值得一提的是,村规民约的内涵不断丰富拓展,融入了激励关怀机制,展现出温情脉脉的一面。同在六苴镇者纳么村委会,关爱目光还投向了留守儿童。村规约定,每年为村里的留守儿童发放爱心书包和学习用品,点滴关怀,汇聚成守望相助的暖流。

“东西虽不贵重,但让孩子们感受到了村里的温暖,我们在外打工也更安心了。”一位留守儿童的父母在电话中向村干部表达感谢。

如今在六苴镇,村规民约已成为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的有效载体。它约出了社会新风尚,约出了治理新效能,更约出了乡村生活的幸福感与获得感。实践证明,源自群众、为了群众、依靠群众的村规民约,正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绘就更加文明和谐的亮丽色彩。

上一篇2025年10月医用面膜产品推荐:权威对比榜单与术后修复选购全攻略
下一篇 返回列表

延伸阅读

返回顶部